您的位置:首頁>新金融 >

伴隨著降溫熱食開始走俏 御寒物品也迎來熱賣季

來源:合肥晚報  

經歷了國慶長假后半段的氣溫“大跳水”,降溫成了十月的關鍵詞之一。不少市民感嘆,“春夏秋冬”已變成“春夏咻冬”,還沒怎么過秋,就已經像是冬天了。合肥街頭,甚至有一小部分人已經在早晚穿起了棉襖。記者走訪了解到,伴隨著降溫,熱食開始走俏,御寒物品也迎來熱賣季。

10月12日上午,記者在站西路與站前路交口附的一家炒貨店里看到,幾位消費者正在選購糖炒栗子、糖炒山楂等。“感覺到了這個季節就應該吃板栗,孩子也比較愛吃。”

店內工作人員透露,像糖炒栗子、烤紅薯等季節屬相對明顯的食物,秋冬季節的整體銷量都會好于夏季。從進入十月天氣涼快了開始,銷量就逐漸上漲了?,F在店里每天光是板栗就要炒上7-8鍋,一鍋20斤,基本都能賣完。

在炒貨店旁邊的一家大型超市內,有不少人在選購火鍋食材,坦言天氣一涼就想在家吃點熱乎的,暖暖身子。打開外賣軟件,搜索“火鍋”關鍵詞也能發現相關商品熱度不小。一家位于和廣場附的火鍋食材專門店月銷量達到了1300件,最的24小時內,有50人下單。

站前路與勝利路交口附的一家奶茶店員工直言,從9月底開始,買熱飲的人就多了起來,還有人來問果茶能不能做熱的。趕在國慶這波降溫前,門店也上線了一款熱飲新品,供消費者選購。

員工透露,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現在門店70-80%的訂單都是熱飲。“不過,雖然降溫了,但年輕人仍然會更多地選擇常溫、少冰的飲品,三四十歲年齡段的顧客則一般會要求做熱飲。”

天冷了,除了吃得熱乎以外,穿得暖、用得暖也是不少市民的選擇。合肥市民小張就忍不住感嘆,這幾天白天有太陽氣溫還可以,但早晚太涼,已經開始考慮晚上要不要把熱水袋拿出來用了。

記者在一家定位于合肥的、專售防暑御寒商品的網購店鋪內看到,以銷量作為排名依據,目前排名前三的商品分別為發熱椅墊、電熱護膝毯、充電熱水袋,月銷量分別超過了600單、400單、300單。有消費者評價:準備好這些防寒用品,冬天就可以不怕冷了。

12日,記者也來到了以零售批發為主的安徽白馬商貿城,看到有不少消費者正在選購保暖睡衣。其中一家家居內衣店店員回憶,大約從10月4日下雨降溫那天開始,保暖商品銷量就開始走高了,這幾天零售單日最高能賣出20套。“目前賣得最好的是秋衣秋褲,再過一陣子,珊瑚絨睡衣等就要開始受歡迎了。”

來到女裝銷售區,則可以更加明顯地體會到“秋冬季”已經到來的實感,幾乎每一家商鋪店內外都掛滿了毛衣、大衣、棉服等秋冬款服飾,備貨量也是十足。大部分店主都表示,從九月起秋冬款就開始上新了,主要去向為批發訂單,目前售出的毛衣、衛衣和秋款外套比較多。“大家都是整包整包地拿貨。”

合報全媒體記者 任海怡 文/攝

關鍵詞: 伴隨著降溫 熱食開始走俏 御寒物品也迎來熱賣季

最新文章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在线麻豆精品观看,国产在线播精品第三,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