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證券日報
上市半年,股價“跌跌不休”之下,小米集團終于出手救市。
1月17日,小米集團公告稱,按市場上每股B股股份9.7625港元的價格回購614萬股B類股份,這是小米上市之后的首次回購,今后任何進一步回購,會根據規則再做進一步披露。
公告發出之后,小米集團股價大漲。截至1月18日收盤,小米集團上漲4.311%,至10.16港元/股,當日成交額為14.11億港元,港股市值為2549億港元。
5994萬港元回購614萬股
據港交所披露信息顯示,此次回購小米集團花費金額為5994萬港元,回購股份占小米集團已發行股份數量0.027%。小米集團在公告中表示,現有財務資源,足以支持股份購回,同時維持穩健的財務狀況。在互聯網商業模式以及公司手機+AIoT雙引擎策略的推動下,小米集團進行股份回購,表現了其對當下以及長期業務前景的信心。
同時,小米集團還表示, 信心還來源于相信公司提供的高品質、高性價比產品,在整體經濟景氣狀況受挑戰的情況下,將尤其具備更強的競爭力。
事實上,上市半年多來,在業務基本面趨勢不改的情況下,資本市場對小米考驗重重,小米集團股價一度跌至低點9.44港元每股,較此前17港元每股的發行價近乎“腰斬”。
過去一年尤其是2018下半年,國際市場普遍不景氣,投資氛圍不佳。恒生指數下跌了7%,全球資本市場平均下跌了8.6%。TMT行業同樣如此,國內TMT公司股價在過去一年里整體均表現不佳,過去一年平均跌幅32.1%。
大環境之下,上市剛滿半年的小米股價也難以避免的被裹挾其中,一起承壓。小米的機構投資者約瑟投資董事長陳九霖表示,小米股價的下跌并不能只看小米個股因素,更要結合2018年整個大的市場環境。他表示,將繼續持有小米的股票。
短期股價承壓未來長期看好
值得注意的是,1月9日,小米部分禁售股迎來解禁。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此輪解禁主要有三類持有者,包括小米上市前的投資者、小米基石投資者和小米員工持股,解禁股票數超過30億股。
有業內人士指出,小米股價承壓與機構持股解禁亦有關。
根據港交所權益披露信息顯示,俄羅斯富豪旗下基金Yuri Milner旗下Apoletto Managers 在解禁后,于1月9日首日就減持了小米集團約5.94億股股份,占小米集團B股的4.26%,該基金持股比例進而由9.25%降至4.99%。
小米集團于1月9日股票解禁當天發布公告稱,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基于對公司長期價值的堅定信心,承諾一年之內不會出售其持有的股票。小米集團CFO周受資也做出同樣承諾。
在業內人士看來,新舊機構股東在股價低位換手更替,將有助于小米股價“降壓”,對中小投資者而言,新的機構投資者進入在低位長期持有,將有助于從公司真實的長期價值體現中獲益。
一位熟悉小米的券商人士表示,小米目前承受拋壓,是因為上市之前的投資者持股成本太低,且有基金到期的壓力。“他們賣掉,換成機構投資人,對小米未來的股價將是非常正面的。而且對小米來說,股票只有換手了賣壓才能解除。”
該人士表示,在資本市場中,對于有長期價值的公司,股價短期承壓期間,投資人更替實屬正常。對于公司本身,充分換手后轉成新的機構投資人持股,股價或有機會擺脫技術性賣壓,開始回歸公司基本面。隨著賣壓的解除,看好公司的投資人會開始進場。
另有不愿具名的賣方機構內部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目前正在等待時機推薦交易,該人士表示“現在有不少客戶正密切關注小米,并詢問新的賣盤,等候入場”。 (記者 向炎濤)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
冷門專業背后的火爆需求 殯葬專業大學生: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飯”
把失去的人重新喚回,賦予永恒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細致而溫柔,重要的是充滿愛。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生命誕生,每天也會有生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