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
1月信貸和社融數據自公布以來,各類分析紛至沓來,市場對2019年初新增信貸和社融創歷史新高所發表的看法可謂見仁見智。但不論是認為激增數據背后靠著票據、短期貸款沖規模的套利之舉,還是看到債券發行持續放量、企業中長期貸款回暖可能預示著信用寬松拐點的到來,單憑一個月的數據就對全年后續的信貸和社融走勢下結論還是為時尚早。
不可否認,今年1月信貸和社融的高增長已經不足以用季節性因素來解釋。不少分析認為,從當前出臺的一系列穩增長、寬信用的政策,以及1月亮眼的金融數據可以看出,新一輪信用擴張周期已經開啟,甚至也有一些分析拿此輪信用周期與2009年、2013年、2016年的情況做類比,討論2019年的信用周期究竟與此前哪一年的情況最相似。
不過,滄海桑田,時過境遷,歷史雖會押著相同的韻腳卻不會重演。與此前幾輪信用周期相同的是,今年開啟信用擴張依舊是為了經濟穩增長。每當經濟增長遇到下行壓力時,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投資以其易調控、見效快等特點成為穩增長的急先鋒。而我國又是典型的以銀行為主導的金融體系,這就意味著投資所需的資金主要依靠信貸渠道供給。因此,信貸和社融的表現就成為穩投資、穩增長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這也是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時,輿論普遍預期新一輪信用擴張周期開啟的內在邏輯。
我國經濟尚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過渡期,新經濟尚未成規模氣候,傳統經濟增長動能依舊是主力,所以依靠投資、信貸等手段確實會對托底經濟起到一定的效果。不過,與前幾輪信貸擴張周期所不同的是,我國當前信貸擴張對經濟穩增長的效能逐步遞減,這主要是受高杠桿率的掣肘。
從國際橫向比較看,我國不論是宏觀杠桿率還是企業部門杠桿率均已到了值得高度警惕的水平,所以前兩年我國金融業掀起了一輪以去杠桿為目的的強監管,圍堵影子銀行野蠻擴張。去杠桿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去年以來宏觀杠桿率逐步企穩,快速上漲的勢頭得以初步遏制,去杠桿進入穩杠桿階段。所以,一旦新一輪信用擴張周期開啟,寬信用是否會與穩杠桿的政策導向相沖突,引發杠桿率快速增長,備受關注。
一方面是穩增長所依賴的寬信用,另一方面是防危機所需要的穩杠桿,這也是本輪信用寬松周期相較于以往所面臨的不同局面。因此,出于平衡穩杠桿與穩增長之間關系的考量,預計本輪信用寬松的力度會控制在適當的范圍內,不會出現強刺激、大水漫灌。更為重要的是,相較于依靠信用寬松托底經濟,股權融資市場的發展壯大、僵尸企業清理退出等改革舉措才是平衡穩杠桿與穩增長的長久之計,更需加快推動這些真招實招的落地實施。(記者 孫璐璐)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
冷門專業背后的火爆需求 殯葬專業大學生: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飯”
把失去的人重新喚回,賦予永恒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細致而溫柔,重要的是充滿愛。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生命誕生,每天也會有生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