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日報
春節剛過,保險行業今年1月份開門紅期間的處罰情況也隨之出爐。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顯示,1月份保險機構(保險公司+保險中介)合計被罰1852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財險領域依然是今年1月份被罰的重點。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1月份共有14家財險公司被罰,罰金合計達719萬元,占比為38.82%。而壽險公司、保險中介(兼業中介+專業中介)被罰金額占比均不及財險公司。
從財險公司被罰原因來看,主要有以下幾大類:一是給予投保人、被保險人合同約定以外其他利益;二是編制提供虛假資料;三是農業保險承保理賠檔案存在不真實、不完整問題。
車險違規主要涉及兩大行為
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今年1月份財險公司被罰主要集中在車險領域,涉及的兩大違規行為是“給予投保人、被保險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其他利益”與“編制提供虛假資料”。
實際上,車險違規中,上述兩大違規行為通常“相輔相成”:不少被罰的險企將虛列出來的費用,返利給投保人或被保險人。因此,在今年1月份財險公司的處罰案例,這兩大違規行為多數同時被罰。
比如,山西銀保監局調查發現,某上市險企晉中支公司存在上述違法行為:一是給予投保人、被保險人保險合同約定以外其他利益。2017年12月份,該險企在“營業費用——業務宣傳費”財務會計科目下列支費用10.83萬元,用于向投保人發放預付費卡,涉及保單419件次、投保人419人次。二是編制提供虛假資料。2017年12月份,該公司在“營業費用——業務宣傳費”財務會計科目列支和預提費用906,816.98元,用于購買預付費卡,并直接向與其有代理業務關系的銷售人員發放。
再如,山西銀保監局也發現,2017年3月份,另一家大型財險公司大同中支以列支技術服務費的方式購買物品向投保人、被保險人提供保險合同約定以外的其他利益,涉及金額23.58萬元。
事實上,監管也注意到了部分險企在車險市場虛列費用,用于手續費惡性競爭的問題,并在今年1月21日下發了《中國銀保監會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車險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主要針對當前車險市場未按照規定使用車險條款費率和業務財務數據不真實兩個方面問題,提出三大措施:一是銀保監會各派出機構按照職責,依法對轄區內財產保險機構車險經營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二是由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建立對會員單位投訴舉報的受理、核查制度,并將違法違規線索及時報送銀保監會財險部。三是由中國保險信息技術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建立車險費率執行相關數據的監測機制,將數據異常情況及時報送銀保監會財險部。
銀保監會提到,為各派出機構查實財產保險機構未按照規定報批和使用車險條款、費率的行為后,銀保監會或其派出機構可對相關財產保險機構采取責令停止使用車險條款和費率、限期修改等監管措施,并依法對相關財產保險機構及責任人員進行處罰。
有財險公司因農險和健康險被罰
除車險領域外,今年1月份也有險企因為農險業務和健康險被罰。
比如,內蒙古銀保監局近期下發的處罰函提到,中華財險烏蘭察布中心支公司存在農業保險承保理賠檔案存在不真實、不完整問題: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期間,其農業保險承保理賠存在不真實、不完整問題檔案385份,問題檔案占檢查承保理賠檔案的比例為29%。
如果說財險公司農險業務違規較為常見的話,那么近年來還有財險公司因健康險業務違規經營被罰。
1月11日,銀保監會指出,永誠財險存在超出批準的業務范圍經營長期健康保險業務的違法行為:其自2016年4月份開始銷售澳大利亞海外學生醫療健康保險產品,銷售模式為保險人根據投保人投保時選擇的保障期間,向投保人出具多張保險期間不超過1年且保險期間連續的保單,第一年系統自動核保通過后一次性收取所有投保年度保費,并向投保人出具所有投保年度的保單,第二年保單生效前系統不再核保,保單自動生效。財務處理上,保單起保當日確認保費收入,未生效保單保費計入預收保費科目。公司官網對該產品宣傳中有“為您連續提供最長為72個月的保險保障服務”的描述。
實際上,永誠財險業務范圍不包括長期健康保險,其一次性出具多張保單且收取多年保費,對第二年保單不再核保的行為,屬于超出批準的業務范圍經營。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
冷門專業背后的火爆需求 殯葬專業大學生: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飯”
把失去的人重新喚回,賦予永恒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細致而溫柔,重要的是充滿愛。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生命誕生,每天也會有生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