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參考報
首批專項債落地 多地啟動新增債券發行
輸血在建項目,專項債提速成穩投資重要著力點
2019年我國地方債發行大幕已開啟。1月22日,今年首批專項債由河南省發行;前一天,新疆成功發行首單一般債券。與往年開年地方債發行幾乎為空相比,今年我國地方債發行節奏大幅提前。截至1月22日,已有新疆、云南、貴州、河南、湖北、江西、深圳、四川等多地密集披露地方債擬發行信息。據業內測算,僅本周發行規模就將超過1200億元。到1月底,發行有望超2000億元,改寫了往年1月零發行的記錄。
河北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河北省財政廳擬于1月25日在全國率先啟動新增債券發行,募集資金30億元用于支持延慶至崇禮高速公路河北段項目建設,以支持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冬奧會籌備工作。
“目前,河北省財政廳正在積極組織市縣落實新增債券項目,制定項目收益與融資平衡方案,確保專項債券發行收入可以迅速使用,重點用于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異地扶貧搬遷、大氣污染防治、鄉村振興戰略項目等在建項目和補短板重大項目,力爭早發行、早使用、早見效,為河北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金支持。”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
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分析師汪苑暉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從發行規???,本周地方債發行總額將達到1295.57億元,其中一般債券550.59億元,專項債券744.98億元,而用于基礎設施建設進而穩投資的新增專項債券更是達到了638.49億元,占專項債券的85.71%;根據已披露信息,截至1月28日將發行的地方債共計達1849.57億元。
“按照當前發行進度估算,預計1月底地方債發行規模大概率超過2400億元,一季度發行總規模將遠超去年一季度2200億元。”汪苑暉說。
“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是今年積極財政政策“加力”的重要一環。此前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國務院常務會議、全國財政工作會議等就加快專項債發行等作出部署。近期,全國人大已授權國務院提前下達2019年1.39萬億元地方債,占去年新增債務限額的約63%。
財政部部長助理許宏才日前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財政部將1.39萬億限額已提前下達各地。經過地方人大審議批準,預計各地將在1月份啟動新增債券發行工作,時間比去年大幅度提前。3月份,全國人大批準2019年全年地方債限額后,財政部會及時下達給地方,由地方在預算年度內均衡發債,并且要求爭取在9月底之前完成發行。
他還表示,要加大專項債券對當前穩投資促消費的支持力度。指導和督促地方將專項債券資金重點用于急需資金支持的方面,優先用于解決在建項目“半拉子工程”、存量隱性債務項目政府拖欠工程款問題等。在具備施工條件的地方抓緊開工一批交通、水利、生態環保等重大項目,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中國國際期貨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員湯林閩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從“提前下達”考慮,1.39萬億新增限額的多數在兩會召開前完成發行,應是大概率事件;甚至考慮到當前經濟形勢需要,全部完成發行也有合理性。
從1月份的實際情況看,目前已發行和計劃發行的地方債大約是2500億元,1月的實際發行額應與此接近,在2500億至3000億元左右。
他表示,地方債加快發行可以盡量避免扎堆發行,減少對資金供求等各方面的沖擊。此外,加快發行和提高限額,都有助于加快財政政策效果的實現。當前經濟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宏觀政策需要強化逆周期調控,在財政政策方面就需要提高力度和時效性。提高力度主要體現在總量提升,即地方債限額提高;提高時效性主要體現在盡早發行,讓地方債的實際效果能夠更快落地。
“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的提前下達疊加2019年度債務限額的擴大,將為目前必要在建項目補充需要的資金,有利于穩定基建投資,保障重點項目資金需求。”汪苑暉對記者表示,展望2019年,經濟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政策層面看地方債加快發行和擴容將成為上半年穩投資、拉動經濟增長的著力點,今年大量地方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的落地將帶動基建投資的持續回升。
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分析師卞歡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地方債發行將更側重于短板領域和薄弱環節,以項目收益專項債為主的新增專項債將大力推進,發行規模及試點范圍有望進一步擴大,鐵路、公路、水運、機場、水利、能源、農業農村、生態環保、公共服務、城鄉基礎設施、棚戶區改造等將成為重點支持對象。
值得關注的是,增加地方專項債券規模,并不意味著放松對地方債的管理。財政部方面強調,要在發揮政府規范舉債積極作用的同時,進一步規范債務管理,嚴格控制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前門開大了,堵后門要更嚴。防風險的舉措將包括嚴格落實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管理和預算管理,嚴禁地方政府違法違規或變相舉債,完善專項債務限額規模全額管理,督促地方落實地方政府債務信息公開要求,穩步推進地方政府債務“陽光化”等。
業內表示,伴隨地方債規范化、市場化進程將不斷推進,預計2019年會有更多規范化的具體政策相繼出臺。(記者 孫韶華 實習記者 羅逸姝)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
冷門專業背后的火爆需求 殯葬專業大學生: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飯”
把失去的人重新喚回,賦予永恒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細致而溫柔,重要的是充滿愛。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生命誕生,每天也會有生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