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
有的多花幾萬元乃至十幾萬元,有的被“套路貸”,有的貸款買車變成了融資租賃
“零首付”“一折購”買車背后暗藏貓膩
專家提醒,消費者在買車需要貸款時,一定要仔細看合同內容
“一成首付就能把車開回家!”“零首付、免擔保、輕松購車”……這種廣告對于資金不是很寬裕但又想買車的消費者有很大的誘惑力。但《工人日報》記者近日采訪發現,有消費者因相信“零首付”“一折購”,最終多付幾萬元乃至十幾萬元的購車款;有消費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貸款買車變成了融資租賃;還有消費者掉進“套路貸”的泥潭,損失慘重。
根據《關于調整汽車貸款有關政策的通知》,自2018年1月1日起,自用傳統動力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為80%,商用傳統動力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為70%;自用新能源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為85%,商用新能源汽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為75%;二手車貸款最高發放比例為70%。
那么,一些商家宣稱的一成首付甚至零首付買車靠譜嗎?中國消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對記者表示,有的可能是詐騙,去年4月,深圳龍崗警方就打掉了以“零首付”購車為噱頭的犯罪團伙;有的的確是汽車經銷商通過墊資的方式,通過“零首付”“一折購”方式來吸引消費者購車;更多的可能是采用融資租賃模式。
據了解,融資租賃是一種“以租代購”的汽車銷售方式,租賃期間,消費者享有使用權,并分期支付租金。租期結束后,消費者可選擇擁有該車所有權,也可以由商家收回其殘值,或者更換其他車型繼續租賃。在業內人士看來,該模式繞開首付限制規定,可以讓消費者用更少的資金買到車。
但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教授孫穎表示,目前有的消費者本想以銀行按揭的方式購買車輛,卻在未被告知的情況下,被汽車經銷商辦成了融資租賃業務。“還有部分商家聲稱它的好處,讓消費者簽訂融資租賃合同,結果讓消費者付出遠高于銀行利息的租金。‘以租代購’模式在我國還處于發展階段,由于缺乏行業準則,亦沒有法律法規約束引導,導致屢有消費者被騙的情況出現。”
據媒體報道,李女士等消費者在線下與二手車商上談好價格購買汽車,二手車商再推薦優信二手車平臺為消費者進行貸款分期。后期還貸過程中,消費者發現實際貸款金額要比自己貸金額多出兩三萬元不等。這些消費者在與優信交涉過程中發現,自己與優信簽的合同原來是融資租賃合同,車輛產權屬于優信。
“通過融資租賃買車的消費者一旦違約,沒有按時交租賃費用,租賃公司有權把這汽車收回去。不僅如此,消費者還可能承擔違約金等。遇到這類糾紛,走法律渠道維權并非易事。”陳音江提醒消費者,在買車需要貸款時,一定要仔細看合同內容。(記者 楊召奎)
“金九”發力失敗 “銀十”車市同樣無力 同比下降4% 中汽協發布10月車市數據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布了最新一期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數據: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 5萬輛和228 4萬輛,環比增長
經銷商庫存系數迎來四連降 10月庫存水平降至警戒線下
11月11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了10月汽車經銷商庫存調查結果。結果顯示,10月汽車經銷商綜合庫存系數為1 39,同比下降26 1%,環比下降7 1
2025年后 我國所有車型有望全部采用中國工況 部分企業先行
汽車工況是汽車行業重要的共性基礎,也是車輛、能耗、測試方法和限值方法的基礎,此前,我國采用NEDC(歐3 4排放標準的一型試驗)工況,消費
10月車市下滑收窄:強勢品牌恒強 新能源“四連降” 補貼“退坡”市場趨冷
10月,我國狹義乘用車銷量為1843406輛,環比上漲3 5%,同比下滑5 7%,下滑幅度收窄,但仍是自2016年來的最差10月。車市寒冬也加劇了馬太效
冷門專業背后的火爆需求 殯葬專業大學生:這行值得尊重 并非“吃死人飯”
把失去的人重新喚回,賦予永恒的美麗。這個過程平靜細致而溫柔,重要的是充滿愛。在這個世界上,每天都會有生命誕生,每天也會有生命離...